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国家质检总局抗震救灾工作组



【信息时间:2008/6/3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灾情就是命令!”正当全国质检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紧急动员投入抗震救灾战斗之际,提前结束出访、刚刚回到北京的李长江局长于5月16日召集党组扩大会议,研究进一步支援抗震救灾有关事宜,制定了《质检总局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实施方案》,并连夜发出了新的动员令。

         17日下午5时,李长江局长、蒲长城副局长率总局办公厅、卫生司、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质量监督司、科技司、计财司负责人组成的抗震救灾工作组,飞抵成都,到抗震救灾一线开展工作。

    紧急集结令

         为解灾区抢险救人之急需,质检总局决定在全国系统抽调检验检测、卫生防疫、特种设备专门队伍赶赴四川灾区服务。5月16日晚,接到通知的地方两局和直属单位立即行动,连夜组织落实。 

          5月17日清晨7时许,李长江根据灾区的紧急情况,下达了当天组建队伍、当天抵达成都集结、当天投入战斗的命令。 

          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命令,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集结。接到命令的重庆、广东、浙江、江苏、黑龙江、四川等质监局,广东、山东、江苏、重庆、辽宁、深圳、宁波、厦门、天津、四川等检验检疫局以及检科院、特设院、总局机关服务中心组成的15支近200人的精干技术队伍,配齐了装备和生活用品,火速向成都开拔。与此同时,接到命令的有关单位又紧张地组织起第二梯队,待命出发。

          这天正值周末,接到命令后,许多人来不及同家人告别,来不及吃饭,从不同地点直接赶赴机场,边行动,边组队,全部在18个小时之内到达成都,完成集结。质检部门以果敢的行动、扎实的作风,体现了质检人对人民安危的高度关注,对党的号令的坚决服从。

         “送来了及时雨!”

         在抗震救灾的最关键、最紧张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指挥,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带领人民群众奋不顾身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当四川省领导从李长江手中接过质检总局支援灾区的方案后,动情地说:“你们送来的,正是我们抗震救灾所急需的!质检总局心系灾区、情系灾民,送人、送物、送钱,支持很实,力度很大,速度很快,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

         这个凝结着全国质检系统22万干部职工心愿的工作方案,让灾区的干部群众感到了质检人的真情。

    ——组织全国质检系统抗震救灾技术服务队。 

         5支共70余人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队,携带用于食品、建材、特种设备等产品的检测车和便携式检验检测装备,到灾区提供现场服务。 

         18支共200余人的卫生检疫专业技术服务队,携带装备、药剂,参与灾区消毒、杀菌、灭虫等工作。 

         10支共380余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专业技术人员服务队,帮助灾区排除特种设备隐患,为灾区抢险和重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继续提供抗震救灾物资支援。 

         组织全系统为灾区支援和捐助,在第一批捐助装备、物资、食品和资金已全部到位之际,加大动员力度,紧急解决1500余顶急需的帐篷。 

            赶制10万份应急药盒、1万支驱蚊剂,捐赠价值40万元的卫生处理药品,免费提供灾民和抢险队伍使用。

    动员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出口免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特种设备生产骨干企业为抗震救灾做贡献。

    ——对受灾的质检机构提供专门经费支持。

             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质检部门给予援助,尽快帮助灾区的质检机构重建工作生活设施,恢复检验把关能力。

    拨出专款为受灾的基层单位和职工安排好灾后生活,救助困难职工。

    ——加强对灾后重建的支持。

          对受灾企业和救灾物资供应企业实施生产许可“绿色通道”,优先受理申报、优先审查、优先发证,积极做好服务保障,一律免收生产许可审查费用和检验费用。

         对灾区生产企业申报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等方面予以特别支持。

         针对国际救灾援赠物资大量增加的实际,努力做好国际救灾援赠物资的检验检疫工作。

         帮助尽快恢复与工业生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基础设施,指导灾区发电厂、燃气供应企业、气体充装站以及医院、住宅等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监管的恢复重建。

        根据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需要,组织动员同行企业和单位进行“一对一”或“几对一”的支援,促进灾区生产生活的尽快恢复。

        5月18日上午,在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当李长江局长把服务队介绍给大家,并提出将紧急救援绵阳200顶帐篷、送上首批应急药盒等意见时,为抗震救灾日夜奋战、满脸焦灼的绵阳市委谭力书记激动地说:“质检总局真是雪中送炭!我们绵阳一定把工作做得更扎实,让生存的人过得更好,以此感谢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

    “一定要科学救灾,务实救灾!”

    5月17日,李长江一行抵达成都,立即听取四川检验检疫局、四川质量技术监督局抗震救灾情况汇报,现场指挥四川质检部门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

    李长江号召,抗震救灾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战斗号令,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他要求四川质检部门发扬不畏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发扬质检部门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作风,在完成自救之后,竭尽全力帮助地方抗震救灾。

    李长江特别提出:“一定要科学救灾,务实救灾!”

    他指出,科学救灾,就是充分利用质检部门的人才、技术优势,突出发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卫生除害处理、维护特种设备安全的作用,确保灾区人民群众食品和日用品质量安全,确保国际国内捐赠物资安全,确保分布众多、情况复杂的特种设备排除隐患,高度警惕和预防各种次生事故的发生,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他强调,务实救灾,就是针对灾区最紧迫的实际需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为灾区人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救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要一手抓救灾,一手抓服务,全心全意为生产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地震后遇到的各种困难,指导企业生产更多的优质产品、合格产品供应灾区;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严厉打击特殊时期的制假售假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放心食品、安全消费品。

    四川质检两局的同志们感慨地说:“总局领导的到来,让我们有了主心骨,我们的方向更明了,信心更强了!”

    “抗震救灾是一场战斗”

    5月18日,星期日,这是没有休息的一天,是异常忙碌和紧张的一天。

    7时45分,全国质检系统抗震救灾服务队装备完毕,整装待发。李长江作战前动员:“同志们!灾难无情人有情,抗震救灾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是对我们严峻的考验,我们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必须分秒必争!我们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精神,不怕困难,顽强工作,全力帮扶!”

    所有的服务队都是日夜兼程赶来的,许多人刚刚下了飞机。

    随着长江局长一声令下,队员们背着装备,精神抖擞地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9时45分,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质检总局抗震救灾工作组与绵阳市委书记谭力认真研究安排质检系统救援方案。李长江坚定地说:“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中,我们质检系统一定竭尽全力!”随即,他现场为绵阳调运200顶帐篷。

    10时10分,绵阳检验检疫局办公楼;10时30分,绵阳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楼。总局工作组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察看办公楼和办公设备受损情况。北川质监局职工高明亮的孩子刚刚出生两天,赶上了大地震,自家房子夷为平地,一家人从废墟中逃生。在绵阳质监局为高明亮安排的临时居住点,李长江关切地询问高明亮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并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

    11时10分,成都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工作组现场考察重庆质监局派来的救灾快速检测车工作状况,视察这一中国名牌产品企业的生产车间。李长江语重心长地说,希望所有中国名牌、免检企业生产灾区最需要的快餐食品,并确保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11时30分,绵阳市一居民小区,李长江带头进入刚刚经特种设备服务队维修检测合格的电梯,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鼓励。

    12时20分,绵阳市九洲体育中心灾民集结地。总局工作组和卫生检验检疫服务队同绵阳检验检疫局灾民服务区工作组会合,李长江与大家现场研究做好疫病防控和卫生除害工作。

    13时,途经德阳绵竹市汉旺镇察看灾情,面包、矿泉水成为工作组全体人员的午餐。

    14时30分,绵竹市质监局。工作组查看被毁的办公楼和住宅楼,亲切慰问在地震中痛失亲人的职工。

    16时25分,都江堰。工作组查看各国各地捐助的食品集散中心,李长江与正在食品监测车上紧张工作的检测人员亲切交谈,勉励大家精心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16时40分,都江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组看望和慰问干部职工。

    17时15分,都江堰市侨源乙炔有限公司,工作组现场检查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落实情况,研究指导企业灾后重建。

    18时30分,成都市委机关。与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诚、市长葛红林共同研究质检系统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李春诚紧握李长江的手说:“你们送来了我们最需要的帮助,提前为灾区重建提出了方案。”

    20时30分,总局工作组召开会议。李长江强调指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受灾质检基层单位的困难就是总局的困难,就是全国质检系统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全力帮助他们!”

    深夜至次日凌晨,李长江、蒲长城和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分头与四川地方两局的同志们继续开会,落实已确定的工作任务。

    5月19日早晨,四川检验检疫局办公大楼前,刚刚到达成都的5支共50余名卫生检疫技术服务队成员,接受了长江局长的命令,立即出发进入灾区。

    “我们要加大工作的力度!”

    在18日晚的会议上,李长江指出,抗震救灾是全系统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在“两个满意”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四个急需”、制定好“两个规划”、达到“一个目标”。

    李长江感慨地说,一天来赴绵阳、绵竹、都江堰等地,现场查看多个受灾的基层质检机构,现场感受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深感“两个满意”:一是对四川两局奋起抗震救灾的表现感到满意。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广大职工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舍小家顾大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抗震救灾工作的要求,体现了质检系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二是对“三支队伍”感到满意。根据总局的紧急部署,来自全国质检系统的检验检测、卫生除害处理、特种设备监察三支队伍,一声令下,马上出征,火速赶往灾区,迅速展开工作,兵强马壮,精神饱满,工作扎实。

    他提出,根据一天来的实地考察,加深了对抗震救灾情况的了解,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四个急需”:一是急需调拨资金,用于受灾干部职工保障生活必需,解决燃眉之急。二是急需下一批卫生除害处理队伍,明天到位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重点在成都市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三是急需特种设备排查技术队伍,要突出绵阳、德阳等特种设备比较密集的受灾地区,突出锅炉、压力容器等重点设备,尽快部署,尽快到位。对于维修、更换特种设备需要的零部件,要迅速与生产企业取得联系,确保快速运达、不误时间。四是急需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无论是当前防疫还是随即展开的灾后重建工作,都迫切需要质检部门现场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发挥技术把关作用。

    他要求,开展抗震自救,抓紧恢复生产,必须做好“两个规划”,一是要把被毁的实验室重新规划好,二是要把被毁的建筑重新规划好。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规划部署,统盘考虑,按照“地方财政拨一点、总局支持一点、各地质检机构支援一点”的途径,抓紧把实验室和办公设施建设起来。

    李长江强调,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最终实现“一个目标”:使受灾质检机构的基础设施、装备、检验检疫检测不低于震前水平和能力,使抗震救灾大行动在质检系统取得最后的胜利。他号召四川地方两局,要进一步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共渡难关,重建家园。

    连日来,四川地区余震频发,18日凌晨1时零8分发生的一次余震,震中在江油,震级为6级。总局工作组仍然在工作,四川质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仍然在工作,来自全国各地技术服务队的同志们仍然在工作,全国质检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都在更加努力地工作。大家有着共同的信念:万众一心,再接再厉,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