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先进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工业制造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已成为关键。近期,大规模设备更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力。《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近日发布,明确指出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将比2023年增长超过25%,重点推进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的“三改联动”,并促进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达到18.41亿个。其中,风电占37.05%,达到6.82亿个;太阳能发电占22.45%,为4.13亿个;常规水电占34.13%,为6.29亿个;生物质发电占6.3%,为1.16亿个;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0.07%,为128万个。
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我国正在加速实施重点行业的设备更新改造。业内专家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的关键措施。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的以旧换新,不仅可以促进消费、拉动投资,还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
设备更新的加速推进在各地都有所体现。例如,在河北沧州,200辆新能源公交车的更新已投入使用,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的出行需求;在青岛的某个码头,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集装箱装卸和运输等环节,为老旧码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广东,电动游船不仅赢得了游客的好评,其能耗也仅为传统燃油船的三分之一,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各地政府纷纷投入实际资金,加大对“两新”工作的支持力度,激励更多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四川优化了“技改贷”政策,并设立了“设备更新贷”,目标是到2027年新增超过1000亿元的金融资金,以支持四川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广西对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进一步推动广西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深圳出台了“增资扩产8条”,以加强对企业增资扩产及设备更新的支持。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不断推进能源电力的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应聚焦于设备规模大、更新潜力大的重点行业,通过设备升级带动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并持续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的更新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