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汽车三包 >> 工作动态
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助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信息时间:2024/8/22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数据显示,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4万辆和9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27%。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月度产销量已经来到百万辆级别,今年全年1000万辆的销量目标将很快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这种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稳步提升和产品的极大丰富,而在这背后,更离不开标准体系的支撑。

                                                         
建立换电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换电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以高质量标准满足新能源汽车换电需求,促进换电商业模式的推广。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在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为政府管理提供了依据,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引用了39项标准,成为产品准入的门槛级标准。同时,发布实施的《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运行的实时监控,加强安全监管。此外,标准体系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安全,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从用户安全和新技术应用角度提出系统级和整车级安全要求,促进了动力电池产品安全技术的提升。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步入全球化发展阶段,标准体系的支撑不可或缺。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被欧盟引用,成为首个被欧盟汽车法规采用的中国标准。此外,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相关标准的制定,强化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应对国外挑战。王兆表示,我国将发挥标准在国际规则和产业竞争中的作用,深入参与全球技术法规、ISO/IEC国际标准协调,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将紧跟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实际需求,开展“十五五”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编制《国家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优化标准工作机制,构建覆盖产业链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坚持体系为“纲”,统筹推进新能源汽车、汽车“双碳”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加快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安全等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同时,发挥标准对新技术的引领作用,研究全固态电池、无线充电、车网互动等领域的相关标准,支持技术创新突破,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