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汽车三包 >> 工作动态
人形机器人热度骤增,汽车产业链开辟新的增长点



【信息时间:2024/12/24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汽车行业正迎来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热潮,多家整车企业纷纷入局,以期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先机。比亚迪、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和小鹏汽车等均在人形机器人研发上取得显著进展。例如,比亚迪不仅在生产线上使用人形机器人搬运电池组和安装电子元件,还成立了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开发了多种机器人产品,并投资了多家机器人公司。广汽集团的人形机器人已进入第三代,即将发布新产品。上汽集团通过投资机器人企业进行布局,而奇瑞汽车展示了能理解人类语言的“Mornine”人形机器人。小鹏汽车则公布了相关专利,并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小鹏Iron机器人,承担生产任务。

 

人形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还能替代高风险作业。优必选联合创始人熊友军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将推动人机交互模式的变革。供应链企业如速腾聚创和天奇股份也开始发力,与整车企业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

此外,汽车智能化供应链企业的高管离职后,多数选择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业或加入相关企业。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车端和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技术相通,供应链重合度高,汽车领域有技术储备的公司有望实现产品和技术的延伸。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和供应链上聚集了众多实力较强的零部件企业,包括电机、执行器、减速器、感知系统等。美国《时代周刊》将人形机器人评为2024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外界普遍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然而,人形机器人技术仍面临复杂应用环境的挑战,技术路线尚未统一,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

尽管如此,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回报周期短且回报丰厚,预计到205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国内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为人形机器人在汽车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无限空间。两者交汇融合,预示着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引自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