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汽车三包 >> 工作动态
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和慢充对动力电池寿命影响



【信息时间:2024/3/14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主要包括快充和慢充。这两种充电方式对电池寿命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快充过程中,只有当电量处于30%-80%时,充电电流和功率才会达到最高值,而电量超过80%后,充电电流、功率、电压均会大幅降低,这样的设定反而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慢充则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充电电流较小且平稳,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同样不大。此外,无论是快充还是慢充,当电动汽车充满电后,都会自动断电以防止电池过充。

                                                                           

一、快充和慢充的区别

1. 快充                     

快充采用大功率直流充电,通常由专门的非车载直流充电机完成。这种充电机安装在固定场所,与交流电源相连,直流输出端与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相连,以满足快速充电的需求。快充对电池组的耐压性和保护要求更高,充电电流大,是常规充电电流的十倍甚至几十倍。0.5小时内可充满电池80%的容量,超过80%后为保护电池安全,充电电流变小,充至100%所需时间较长。由于高电压、大电流的特点,快充可能会降低电池寿命。

2. 慢充

                                                                        

慢充利用车载交流充电机进行充电,常规充电桩多为慢充,一般分布在居民区或工作场所附近。慢充的充电电流和功率相对较小,对电池寿命较为友好,且用电低峰时充电成本较低。但充电时间较长,一般需要5~8小时。

二、快充和慢充对动力电池寿命的影响

总体来说,电动汽车慢充相比快充更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快充可能导致电芯极化加速和锂析出,从而影响电池寿命。此外,快充还可能提高电池温度,降低临界温度,增加电池自燃的风险。主要原因包括:

1. 快充加速电芯极化。极化是指大电流流过电池时,电极偏离平衡电极电位。快充作为大电流的诱因之一,可能加速电池极化。

2. 快充导致锂析出。快充状态下,电池温度较高,正极温度远高于负极,可能导致锂析出效应。锂析出会降低电池的最高耐受温度,增加热失控的风险。

然而,不良充电习惯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不及时充电可能导致电池过放,经常充满电则可能导致电池过充。此外,不规范充电如在充电时使用用电设备也可能缩短电池寿命。因此,建议车主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以延长电池寿命。

  尽管快充对电池寿命有一定影响,但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新能源车主仍以快充为主。由于快充的便利性较高,且电池寿命的影响相对较小,车主可在必要时选择快充。然而,为了最大程度地延长电池寿命,建议车主在日常使用中结合慢充和快充,并尽量减少快充对电池的损害。同时,车主应关注电池的状态,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池组,以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