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果
为了更好的打造国家中心这个品牌,我们的技术保障、科技研发工作稳步推进,经过三年多的的摸索、改进,不断深化,从以检带研到检研结合,发展到今天,走向了研检共进、以研促检,科研、标准全面铺开,有序进行,共同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是全面开展工程材料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工作
由国家工程复合材料质检中心提出并以其为秘书处承担单位的 “全国工程材料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已成立4年多,主要开展金属基和生物基复合材料为主的相关标准化工作。同时还成立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74)工程复合材料检验方法专业组并开展相关产品检验方法标准技术研究和方法标准制修订工作。
按照国标委的文件精神,认真调研、分析、查证,做好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工作,完成了三表三说明,逐步确立本标委会重点工作方向,建立清晰的标准框架体系。
以工标委秘书处名义组织了建筑外窗产品标准、生产许可证要求及检测知识钢板、钢带等培训班,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工标委成立后,积极组织工标委委员及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协会等收集、讨论、汇总相关标准项目并按照程序上报,至今已获标准立项六项:2009.124-T-469《道路与桥梁铺装用环氧沥青复合材料通用技术条件》、2009.125-T-469《原位颗粒增强铝基材料》、20100178-T-469《天然腰果酚改性复合材料》、20100177-T-469《工程用生物基复合材料术语》、《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图像分析法》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拉伸试验 室温试验方法》。
二是把科研、标准制修订和中心业务紧密结合,提高全员科研参与度,提升科研项目的宽度和深度。
三年来,组织申报并获得立项的国家公益性科研项目:《生物基复合材料基础检验方法体系的研究》200910232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检验方法及标准体系研究》201110231;组织申报并获得立项总局自筹项目:《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稀土镁合金中元素含量的应用研究》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拉伸试验中应变速率的研究》;申报并获得立项省局项目:《基于超声衍射时差法的焊缝缺陷自动检测技术研究》、《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用铁合金玻璃熔片制备技术研究》、《塑胶涂料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的开发》、《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剂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研发》和《热分析-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鉴定高分子材料》。
三年来中心标准制修订项目有:中心已完成标准制修订项目有:1)公布实施——GB 28481-2012《塑料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26709-2011《太阳能热水器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18477.3-2009《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GB/T 24508-2009《木塑地板》;GB/T24559-2009《室内木质地板整体配套材料》;GB/T24452-2009《建筑物内排污、废水(高、低温)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和管件》;GB/T10799-2008《硬质泡沫塑料开闭孔率的测定》;GB/T 21558-2008《建筑隔热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GB/T 10799-2008《硬质泡沫塑料开孔和闭孔体积百分率的测定》; DB32/T 1212—2008《运动场地合成面层材料 抗滑值的测定》;DB32/T 1213—2008《运动场地合成面层材料 冲击吸收测定》;DB32/T 1214—2008《运动场地合成面层材料 垂直变形的测定》;DB32/T 1718-2011《硬质聚氨酯泡沫中残留发泡剂的测定》;DB32/T 1719-2011《聚苯乙烯泡沫中残留发泡剂的测定》;DB32/T 1720-2011《铝塑复合板 铝板厚度的测定》。行标 JG/T 338-2011《建筑玻璃用透明隔热涂料》、 JG/T 306-2011《彩钢整板卷门》
主持制定国标《泡沫塑料枕芯》、《日用塑料提桶》都在等待国标委公布实施过程;已经完成审查并报批,等待国标委公布实施。
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共12项:多用途测厚仪(专利号 ZL 2008 2 0031693.0);可调多用千分尺(专利号 ZL 2008 2 0031787.8);田径场地合成面层垂直变形测定仪(专利号 ZL 2008 2 0036082.5);实木复合免漆降噪地板(专利号 2011 2 0531187.X);田径场地合成面层冲击吸收测定仪(发明专利号 ZL 2008 1 0234822.0)等。
|